韩焱却依然不甘心。
他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可心的。
怎会如此轻易放弃?
“母亲,纵然您觉得清儿万般不好,可儿子不过是将她抬为妾室,有何不可?”
王妃还没来得及说话,一道沉稳的声音就由远及近。
“为了一个卖茶女,与你母亲这般争执,成何体统?”
是镇南王。
显然,刚才母子二人的争吵,他都听到了。
韩焱心下一惊,连忙起身行礼。
“父王。”
镇南王却不应声,径直走向主位,随后视线冷冷地扫过他。
“我竟不知,我镇南王府的世子,何时这般没有分寸了!”
“被一个区区卖茶女迷了心智不说,还在大街上跟醉汉吵吵嚷嚷的。”
“你把王府的脸面置于何地?”
韩焱心头一颤。
父王怎会知道的?
王妃更是吃惊,转头看向儿子。
“焱儿?你父王此话当真?”
简直是荒唐!
堂堂镇南王府世子在大庭广众之下为一卖茶女出头不说,还是跟一个醉汉当街争女人。
她几乎可以预见,这事很快就会传遍整个京城。
到时,整个镇南王府,岂不是沦为他人笑柄?
韩炎脸上闪过一丝慌乱。
“父王,母亲,事情并非……”
王爷冷哼一声打断。
“并非什么?”
“难道此事还有假?!”
“为了一个女人,失了分寸,忘了身份,你的圣贤书都读到哪儿去了!”
王爷倏然起身,走到他面前。
“滚回你的院子去!好好反省反省!”
“在你想清楚之前,不准再踏出房门半步!”
韩焱被骂得狗血淋头,却不敢顶撞。
父王向来说一不二,再争辩下去只会更糟,倒不如日后再找机会说此事。
想着,他垂下头应了一声。
“是,父王。”
他转身离开,心里思绪翻涌。
该死的!
父亲怎么会知道街上的事?
定是宋朝阳。
她竟敢向父亲告状,看来得好好教训才行!
想到这,他穿过长廊,大步往凝芳阁走去!
凝芳阁的院子门是开着的。
韩炎进来后径直往里走去。
修剪花枝的红鸢见了立即迎上来。
“世子爷,您来了。”
“可是找世子妃,奴婢这就去禀报。”
韩焱一把将她推开。
“滚开!”
他几步冲到房里,怒火冲冲走到宋朝阳面前。
宋朝阳缓缓放下手中的书,抬眸淡然地看着韩炎。
“世子爷深夜闯入,所为何事?”
见她这副云淡风轻的模样,韩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宋朝阳!”
“我不过是去救了清儿而已,你竟去向父亲告状!”
宋朝阳微微蹙眉,语气依旧平淡。
“世子爷在说什么?”
她故作不知的模样,彻底点燃了韩焱的怒火。
“听不明白?”
“你少在这里给我装蒜!”
“若不是你跑到父亲面前搬弄是非,父亲怎会知道街上的事?又怎会罚我禁足?!”
“你就是个妒妇!”
“我告诉你,宋朝阳!”
“就算你用这种下作的手段,也休想阻止我!”
“清儿温柔善良,比你这个毒妇好上千倍万倍!”
“我韩焱,非将她纳妾不可!”
宋朝阳神色毫无波澜。
她只是觉得有些好笑。
他竟真的以为,她在乎他纳不纳妾?
在乎他和那个秦清?
她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
“世子爷要纳妾,是世子爷的家事。”
“你去求母妃应允便是,无需告知我。”
这话无异于火上浇油。
母妃本就不同意,她却让自己去求母妃,分明就是想看他笑话,故意给他难堪!
韩炎气得面色铁青。
宋朝阳漆亮的眼眸却是十分平静。
“世子爷若是发完了脾气,便请回吧。”
“我要歇息了。”
韩炎顿时觉得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所有的怒火都无处发泄。
他往前一步,刚要开口,下一秒却停了下来。
不对劲。
以前的宋朝阳,若是听到他要纳妾,早就哭闹不休,寻死觅活了。
今日她这般平静,实在反常。
韩焱眼眸一眯,突然间粗暴地伸手掰过宋朝阳的下巴。
“宋朝阳,你又在玩什么把戏?”
“欲擒故纵吗?”
她一定是知道自己厌恶她哭闹,所以换了法子!
宋朝阳被迫仰起脸。
她冷笑一声,“欲擒故纵?”
韩焱并未瞧见她眼底的冷意,只当自己说准了。
他俯身靠近,语气间全是得意。
“不论你用什么计策,耍什么手段。”
“我都不会多看你一眼。”
“我喜欢的是清儿那样的女子……”
他话未说完,便被一声轻嗤打断。
宋朝阳看着他近在咫尺的脸,嘴角勾起一抹极尽嘲讽的弧度。
“世子爷。”
“你未免也太看得起自己了。”
韩焱脸上的得意瞬间僵住。
他猛地松开了捏着她下巴的手,不可思议地盯着她。
宋朝阳揉了揉下颌,眼底的嘲讽之意更深了几分。
韩炎被她今日这般反差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觉得胸口堵得厉害。
他狠狠地瞪了她一眼,长袖一甩,愤然离开。
他满腔愤怒无处宣泄,走到廊下时,抬脚就朝着旁边的柱子狠狠踢了过去。
“啊!”
韩焱抱着脚,疼得龇牙咧嘴,单腿在原地蹦跶了几下。
该死的!
这柱子怎这么硬!
脚上传来的剧痛让他稍微冷静了一些。
脑海里浮现出刚才宋朝阳那带着嘲讽的眼神。
她今日的冷漠,不像是装出来的。
难道她真的……
不在乎他了?
不可能!
这些不过都是她的招数而已!
更何况就算她真的不在乎又如何?
他韩焱,堂堂镇南王府世子,还稀罕她一个妒妇不成!
他冷哼一声,一瘸一拐地离开了宁芳阁。
隔日。
宋朝阳一早便出了府。
她径直去了京城最有名的文墨斋。
铺子里的笔墨纸砚琳琅满目,皆是上品。
她细细挑选了一番。
最终选定了一套湖笔,一锭徽墨,还有一方上好的端砚。
这些都是给徐少陵备下的。
他既要拜师读书,好的文房四宝必不可少。
掌柜的见她出手阔绰,殷勤地将东西用锦盒装好。
宋朝阳付了银子,提着锦盒,转身离开。
回到王府时,日头已近中午。
刚进二门,迎面就撞见了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