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大唐书屋 > 女频言情 > 大秦:一步一步爬最高,要做赵高后续+完结

大秦:一步一步爬最高,要做赵高后续+完结

长风扶摇起 著

女频言情连载

“陛下圣明。”他由衷地感叹道。“陛下圣明。”其他大臣们异口同声地回应。与治粟内史的激动形成鲜明对比,此时的李斯,内心早已波澜起伏。他不禁想起了那次大朝会,陛下离开后,紧随其后的那道身影——中车府令赵高。与赵高的多次接触,让李斯对这个人有了更深的认识。赵高,绝非一个普通的中车府令。诚然,中车府令已是内官之首,但李斯直觉感到,赵高绝不会止步于此。拥有这般心机和手段之人,岂会甘于平凡?他推测,陛下近日的转变,极有可能与赵高脱不了干系。在暴怒的陛下面前进言,劝其回心转意,其难度与风险之高,从整个政务厅的大臣们都不敢轻举妄动便可见一斑。然而,赵高不仅做了,还取得了成功。甚至于,此刻的李斯,心中更是萌生了一个更大胆的猜想。那便是,这没收八成财产...

主角:赵高扶苏   更新:2025-05-05 13:2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高扶苏的女频言情小说《大秦:一步一步爬最高,要做赵高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长风扶摇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陛下圣明。”他由衷地感叹道。“陛下圣明。”其他大臣们异口同声地回应。与治粟内史的激动形成鲜明对比,此时的李斯,内心早已波澜起伏。他不禁想起了那次大朝会,陛下离开后,紧随其后的那道身影——中车府令赵高。与赵高的多次接触,让李斯对这个人有了更深的认识。赵高,绝非一个普通的中车府令。诚然,中车府令已是内官之首,但李斯直觉感到,赵高绝不会止步于此。拥有这般心机和手段之人,岂会甘于平凡?他推测,陛下近日的转变,极有可能与赵高脱不了干系。在暴怒的陛下面前进言,劝其回心转意,其难度与风险之高,从整个政务厅的大臣们都不敢轻举妄动便可见一斑。然而,赵高不仅做了,还取得了成功。甚至于,此刻的李斯,心中更是萌生了一个更大胆的猜想。那便是,这没收八成财产...

《大秦:一步一步爬最高,要做赵高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陛下圣明。”

他由衷地感叹道。

“陛下圣明。”

其他大臣们异口同声地回应。

与治粟内史的激动形成鲜明对比,此时的李斯,内心早已波澜起伏。

他不禁想起了那次大朝会,陛下离开后,紧随其后的那道身影——中车府令赵高。

与赵高的多次接触,让李斯对这个人有了更深的认识。

赵高,绝非一个普通的中车府令。

诚然,中车府令已是内官之首,但李斯直觉感到,赵高绝不会止步于此。

拥有这般心机和手段之人,岂会甘于平凡?他推测,陛下近日的转变,极有可能与赵高脱不了干系。

在暴怒的陛下面前进言,劝其回心转意,其难度与风险之高,从整个政务厅的大臣们都不敢轻举妄动便可见一斑。

然而,赵高不仅做了,还取得了成功。

甚至于,此刻的李斯,心中更是萌生了一个更大胆的猜想。

那便是,这没收八成财产的提议,或许也是赵高的手笔。

作为大秦的左相,李斯仅需一眼,便能洞察其中的精妙之处。

此举充实了国库,粉碎了项梁的诡计,彰显了陛下的威名。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大朝会召开之前,连他这位丞相都一无所知,赵高又怎么可能提前得知呢?这无疑表明,这个提议是赵高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想出来的。

他能洞察其中的玄机是一回事,但要他在短时间内提出如此精妙的建议,却未必能够做到。

而这,正是让他最为震撼之处。

除了手段和心机过人之外,这个赵高,在政务上竟然也如此出色。

李斯抬起头,望向不远处的冯去疾,目光深处掠过一丝异样的神采。

在这一刻,这位大秦左相的心中,悄然下了一个决定。

而冯去疾这边,心中却有些烦闷。

王猛刚刚离职不久,陛下便下达了这样一道命令。

在全国范围内对项梁和项羽展开追捕,这意味着他们不再由中尉署管理,而下一任中尉的职位,也不会因这起谣言事件而受到影响。

这究竟是偶然,还是陛下对王猛心存不满,执意要让他离职呢?冯去疾一时也难以判断。

魏旗离开后,整个政务厅立刻忙碌起来。

很快,一道道命令从政务厅传出。

城南。

举贤堂。

当解散举贤堂的命令传来,被困在堂中的人们都欣喜若狂。

自从昨夜举贤堂被封禁以来,他们一直生活在恐惧中,甚至一些不住在举贤堂的人也被抓了进来。

当他们从旁人那里获悉,咸阳全城已被封锁,大批士兵正在街头四处搜捕举贤堂成员时,内心的不安愈发强烈。

举贤堂,乃公子扶苏所创立。

纵观整个大秦,有胆量查封举贤堂的,恐怕唯有那位始皇帝了。

这位以铁腕手段横扫六国的始皇帝,一旦震怒,下令封禁举贤堂,若说不恐慌,那绝对是自欺欺人。

眼下,他们总算暂时脱离了险境。

城东。

中尉署的大牢里。

昨夜被捕的举贤堂成员,皆被囚禁于此。

心如死灰。

与那些被围困在举贤堂的人相比,这里的人几乎已预见到自己的结局,因为他们明白,接下来等待他们的,便是死亡。

他们唯一能祈求的,便是此事不要牵连到自己的族人。

昨夜,许多人眼睁睁看着同伴因稍作抵抗,便被无情杀害的惨烈画面。


根据观察,赵高对政务充满热情,归根结底,是渴望参与朝廷决策。

当这宝贵的机会出现在眼前时,若你未能展现出自己的卓越之处,那么,想要再次获得这样的机会,恐怕遥遥无期。

然而,如果赵高提议严惩公子扶苏,难免会给人留下借机报复的印象。

一个区区中车府令,竟敢借机对大秦长公子发难,那么,倘若有朝一日你真的得势,是否会对始皇帝不利呢?正因如此,在此之前,他才会有些期待,想看看赵高会如何回应陛下。

而现在,赵高的回答,既巧妙避开了严惩公子扶苏的弊端,又令人耳目一新。

就在这一瞬间,连李斯也不禁在心底暗自喝了一声彩。

此刻,端坐于皇位之上的始皇帝,目光投向赵高时,毫不掩饰地闪过一丝赞许之意。

瞧瞧这满朝文武的回应,表面看似在为扶苏求情,实则不也是在委婉地敦促始皇帝从宽发落扶苏吗。

再观赵高的应对,“此乃陛下的家事,理应由陛下圣裁”

,此言入耳,是何等的顺耳。

优劣当下立见。

议论吗!

诚如赵高所言,朕如何处置自己的儿子,岂容尔等置喙。

此刻,始皇帝心中如是思忖。

注视着赵高,始皇帝微微颔首,以示赞许。

随后,始皇帝转过脸,将视线重新投向扶苏。

“回你的府邸去,闭门思过,一个月内,不得踏出府门。”

始皇帝挥了挥手,严厉地命令道。

听闻始皇帝的这席话,扶苏阵营的群臣们,心中皆暗自松了一口气。

所幸,局势尚未恶化至不可挽回的地步。

对于大秦的储君来说,这样的惩处确实有些严苛。

毕竟,一个月不得踏出府邸,公子的声誉与地位势必会遭受不小的冲击。

而且,一个月之后,公子能否重新参与朝政,依然是个未知数。

所幸的是,大秦的其他皇子皆难堪大任,更无人能撼动公子的地位。

“遵命。”

公子扶苏迅速行礼,那双深邃的眼眸,悄然瞥了赵高一眼,目光中透着几分复杂。

随后,公子扶苏便径直离开了麒麟殿。

待扶苏离去后,始皇帝的目光随即转向了中尉王猛。

“若在午时之前,无法将剩余五人缉拿归案,你便自行请辞,回陇西去吧。”

始皇帝轻轻摆了摆手,面无表情地撂下一句话。

话音刚落,他便转身快步离开了。

赵高略作思索,随后也跟了上去。

一路上,两人均未发一言。

抵达后花园时,始皇帝示意随行的小太监和宫女止步,只与赵高两人走了进去。

这片后花园自从种上土豆后,便被划为禁地,没有始皇帝的特令,任何人不得擅入。

负责守卫的也不再是寻常禁军,而是最为精锐的羽林军,又称天子近卫军。

偌大的后花园,有一半的面积已被开垦出来,专门用来种植土豆。

在土豆田的周围,站着五十名小太监,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那片种植土豆的土地。

除了这些小太监,还有十个身着农夫装束的男子。

目睹此景,赵高心中暗自讶异。

这般优待,实在是令人无话可说。

“参见陛下。”

那些小太监和农夫,一见到始皇帝驾到,立刻纷纷行礼。

始皇帝来到一位农夫跟前,出声问道:“这些土豆,近来长势如何?”

听到此言,赵高不禁为那农夫捏了一把汗。

老兄啊。


赵高脑海中闪过这几个字,李存孝无人能敌。

即便是蒙恬,也不可能是李存孝的对手。

不过,赵高并未因此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斗志。

仅仅拥有强大的功力是不够的,实战中的运用才是关键。

赵高现在需要的,是实战的磨砺和技巧。

李存孝,无疑是最好的陪练。

赵高怒吼一声,双腿猛力一蹬,身体像箭一样射出,阴阳二气在双掌间汇聚,连续拍出。

守卫和仆人们听到声响,纷纷赶来,正好目睹了这一幕。

仆人们看着空中无数的掌影,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肯定是大人出手太快,形成了残影。”

有人惊呼出声道。

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中,一人感叹:“没想到大人功力如此深厚,连章将军也不是对手。”

另一老兵听后,默默点头。

“看这情况,大人在和那李存孝交手。”

“大人如此深厚的功力竟还处于下风,那李存孝的力量得多可怕!”

一个警觉的老兵看着地面碎片,满脸震惊地看着李存孝。

李存孝见到自家大人猛烈的攻势,脸色微变,但仍保持镇定。

面对密集的掌印,他握紧双拳。

双腿微分开,身体前倾,目光锐利地盯着前方。

掌印靠近时,李存孝挥出双拳。

嗡!

李存孝的拳头狠狠地击中虚影,造成空气的震动。

赵高在空中灵活地躲避,总是避开与李存孝的直接冲突。

最后,终于找到机会,左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拍向李存孝的肩膀。

李存孝的身体剧烈一震,接连后退五步。

赵高只觉得自己的手掌仿佛拍在了一块硬铁上。

此刻,他的身体正向下跌落,利用那一拍的力道,轻松地向后飘移。

赵高左手隐隐作痛,心中不由得暗自惊叹。

虽然那一掌因为身体下坠的势头,没有使出全力,但也有八成的威力。

然而,李存孝仅仅后退了五步,自己反而受到了反震之力。

现在他明白,之前的对决,李存孝根本没尽全力。

李存孝的力量,的确令人震惊。

一般攻击对李存孝的防御无效,他的身体如同坚不可摧的堡垒。

这种惊人的力量和坚硬的身体,难道真是历史上那个李存孝?

赵高此刻心想,面前的李存孝简直就是武侠世界里的李存孝。

李存孝是他的部下,赵高自然为他实力的增强感到高兴。

环顾四周的众人,赵高感觉到自己内力消耗过半,意识到这场比试必须得结束了。

“你们都退下吧。”

赵高看着八名老兵眼中明显的敬畏,微笑着说。

军人总是崇拜强者,这是每个时代不变的真理。

八名老兵离开后,赵高对仆人们说:“打扫这里,准备好酒菜,我要为李存孝接风洗尘。”

时间悄无声息地过去了一个时辰。

……

大厅里,响起了一阵轻笑。

赵高看着烂醉如泥、被他灌醉的李存孝,心想,对自己这个习惯按瓶吹的人来说,大秦十来度的酒确实淡如水,没有什么味道。

喝过几轮后,赵高已经确定,李存孝就是武侠世界里的那个李存孝。

李存孝自己说,他偶然得到了一部无名的功法,这部功法专门用来锻炼身体。

对于天生神力的人,修炼这种炼体功法特别有效。

仅仅五年,李存孝就已经有了现在这样强大的力量。

这功法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增强李存孝的力量,还在于当身体受到攻击时,体内的气血会自动流向受伤的地方,增强那个部位的抗击打能力。

但是,这也意味着,受到的攻击越强烈,对自身气血的消耗也就越大。

就在最近一次冲突中,李存孝损失了体内大约十分之一的气血。

因此,他边喝酒边强行吃下了五十斤肉,以此补充流失的气血。

“来人。”

“把李存孝抬到旁边的厢房,好好照顾他,然后清理这里。”

仆人们收拾完毕后,赵高拿出一卷竹简准备写字,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跑了进来。

“大人,胡妃娘娘让我来通知您,她和胡亥公子已经出发了,正往您的府邸来。”

赵高听到这话,瞬间愣住。

这个女人疯了吗?

竟敢直接闯到他的府邸?

突然,一个想法瞬间闪过。

但赵高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

这个女人做事大胆,绝非愚蠢。

她敢来,还带着胡亥,肯定是得到了始皇帝的允许。

后宫的妃子不能随便离宫,否则根本走不出后宫。

于是乎,赵高挥了挥手,让小太监先退下。

“好了,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赵高瞧着小太监离开后,便叫来府中侍从,立刻开始做准备。

很快,胡妃和胡亥在太监、宫女和禁军的紧密护卫下,场面十分宏大的抵达了赵高的府邸门前。

“赵高参见胡妃娘娘,参见胡亥公子。”

赵高恭敬地行礼,大声说道。

胡妃在车中听到赵高的声音,立刻想起了什么,露出微笑,然后收敛笑容,步出车外。

跟随的车驾里,胡亥已率先下车。

“这次访问赵大人的府邸,必定会打扰赵大人了。”

胡妃目光扫过赵高,冷冷地笑说。

赵高看着面前这位高雅的女子,心中不由得偷笑起来。

“娘娘过奖了,娘娘与公子光临寒舍,是臣的荣幸,臣高兴至极,绝无打扰之嫌,请娘娘进府。”

赵高略微弯腰,抬手做出请进的姿势。

胡妃轻轻点头,随即与胡亥一同步入府内。

赵高见胡亥变得顺从,眉头一挑。

看来,胡妃已经在好好管教胡亥了。

以前,胡亥沉迷声色犬马,十足是一个败家子。

现在,胡亥安静地跟随在胡妃的身后,打眼看去,完全是个听话的孩子。

这样也不错,省了他不少麻烦。

……

大厅里。

秦人习惯以右为尊。

于是乎,胡亥坐在右侧首位,胡妃坐在首位,赵高坐在左侧首位。

仆人们依次进来,整齐地将点心摆放在桌上后默默离开。

胡妃的目光随后缓缓移向赵高。

“赵大人,我带胡亥来,是要让他拜你为师,学些治国之道。”

胡妃平静地说道。

赵高眉毛一挑,直接明白了胡妃此行的目的。

正史有所记载,赵高对律法和书法造诣深厚,胡亥自幼跟随赵高学习这些技能。

在神话剧中,赵高也是胡亥的师傅。

显然,他们师徒之间的缘分难以割裂。

赵高对成为胡亥老师的角色也是完全接受。

在胡亥登基后,赵高作为帝师的身份将更加复杂。

赵高认为教授治国之道对胡亥来说过于复杂,应该从基础知识教起。

有赵高在,大秦不需要一个所谓的圣明或贤德的君主。

赵高对那些所谓的圣明或贤德君主的理念并无认同感,只觉得格外束手束脚。

他有许多事情要做,没有空闲时间去研究帝王的想法。

赵高真正想要的,是一个完全听命于他的傀儡皇帝。

胡妃观察到赵高平静的面色,心中不禁感到焦虑。

赵高虽然曾答应过协助胡亥登基,但从未表示要担任胡亥的导师。

今天的这一决定,完全是她自作主张。

胡妃原以为赵高会有所惊讶或兴奋,然而却万万没料到,赵高没有任何情感反应。

胡妃清楚,胡亥的真实为人。

没有赵高的帮助和策划,胡亥绝无可能觊觎皇位。

自己人最清楚自家的情况。

现在的胡妃,必须完全依赖赵高,因为一旦触怒赵高,未来的生活将会极为艰难。

“昨日,陛下亲自来见我,我担心儿子整天无所事事,又考虑到赵大人的卓越才能和智慧,于是向陛下提出了儿子向你拜师的请求。”

“陛下立刻同意,并特别允许我带亥儿出宫,来赵大人的府邸求学。”

胡妃说着,眼中闪过不安,语气直接地解释。

“亥儿。”

胡妃话音未落,立即转头,目光锐利地落在胡亥身上,他看似坐得端正,实则心不在焉。

“啊。”

“出了什么事?”

“你们刚才谈得好好的,为何突然叫我来?”

胡亥回过神,困惑地看着胡妃。

他注意到胡妃不满的眼神,立刻意识到了问题,不禁畏缩起来。

“立刻拜见你的师傅。”

胡妃语气严厉,直截了当地命令道。

胡妃锐利的目光逼视着胡亥,胡亥缓缓起身,面对赵高,严肃地行礼说:“学生拜见师傅,请求师傅教导学生治国安邦的知识。”

胡妃狠狠地瞪了胡亥一眼,目光转向赵高,心中不禁涌起不安。

胡亥现在的表现让胡妃确信,他根本不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

尽管如此,胡妃也对赵高的话深信不疑。

她的内心深处似乎有个声音告诉她,赵高能够协助胡亥登基。

此时此刻,胡妃只希望,赵高不会因为胡亥的不争气而对他失去信心。

胡妃焦虑之际,赵高突然起身,朝胡亥恭敬地一揖,大声宣称:“公子天赋异禀、机智过人,能指导公子是我的荣幸。”

“娘娘和公子大可放心,从今往后,我会全力以赴辅助公子。”

胡妃听到赵高的话后,当场愣住。

天赋异禀?

机智过人?

大人,你确定刚刚说的是我儿子吗?

我怎么毫无察觉?

我为何未曾发现?

胡妃震惊不已,胡亥本人也愣在原地。

我真的这么优秀吗?

或许……也许吧?

但是母妃对赵高的信任何其深厚,赵高既然这么说,那自己肯定是真的有那么优秀了。

“难怪母妃竭力推荐老师,老师真是当代的伯乐!”

“有了老师的指导,胡亥必定能让人刮目相看!”

胡亥钦佩地看着赵高,激动地说。

这时,赵高反而愣住了!

刮目相看?

这难道不是吕蒙的名言?

恭喜宿主,获得胡亥的认可,好感度升至90。

系统的提示音响起。

仅仅一句寒暄,好感度就猛增到90?

再看胡亥得意洋洋的样子,完全就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小青年。

同时,胡妃丰满的身体正在疯狂颤抖。

“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

她喃喃自语,重复着这四个字。

这四个简单的字,听起来含义实在丰富。

这样含义丰富的话,即便是博士院那些自命不凡的大儒,也不一定能轻易说出。

我的亥儿确实天赋异禀,只是以前没有遇到能发现他的伯乐。

毫无疑问,情况就是这样。

此刻,胡妃心中突然涌现出强烈的幸福感,仿佛在这短短两三天内,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加美好起来。

“赵大人,您真是当代的伯乐!”

胡亥得到赵大人的亲自指导,就像千里马遇到了识才的伯乐。

丽妃激动地说,看向赵高的目光中不禁流露出柔情。

赵高听到胡妃称呼他为“大人”时,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他偷偷瞥了胡亥一眼,发现胡亥还在幻想中,神游天外,完全没有察觉到他母妃对自己的称呼不对劲,这才稍微放心。

接着,赵高心中不禁感到苦涩起来。

这对母子,确实世间罕见。

“亥儿,你今天难得能够得到名师的指导,于情于理都应该庆祝一番。”

“母妃还有重要的事要与赵大人讨论,而且你很久没有出宫了,母妃允许你出宫游玩,就当是庆祝你得到了赵大人的指点。”

胡妃面带微笑,直截了当地对着胡亥说道。

赵高听到胡妃说出这话,眼皮不由自主地颤动了几下。

俗话说,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

如此看来,这俗话一点也没错。

但是男人其实也一样。

一旦抓住机会,赵高就不会轻易放手。

他回想起在胡妃宫中的那些混乱场景,小腹不由紧绷,连带着嘴巴也变得干渴起来。

胡亥听到母妃的承诺,脸上立刻露出狂喜的表情。

虽然胡亥和扶苏都是皇子,但扶苏作为秦皇的长子,已经行了加冠礼,在宫外有自己的府邸,可以自由进出宫。

而胡亥,现在只有十三四岁,一直住在宫里,很少有机会外出。

因此,胡亥十分渴望体验宫墙外那繁华的世界。

“刘全!”

赵高朝外大声喊。

一个人立刻应声进来。

“刘全见过娘娘,见过公子。”

“胡亥公子打算去城里转转,你必须做好周全安排。”

“另外,我要和胡妃娘娘商讨重要事宜,绝不能让任何人靠近中院。”

赵高明确指示。

“遵命。”

“公子,请跟我来。”

接着,刘全带着胡亥公子离开了中院。

胡亥离开后,胡妃那双明亮的眼睛扫视一番,最后停在赵高身上。

“大人,昨天午后,陛下突然来到我宫中,用了午膳。”

“以往,即使陛下午时来,用膳后也会去章台宫批阅奏章。”

“但昨天陛下却改变了习惯,直到申时才离开。”

“不仅如此,陛下的神色也非常沉重。”

“直到我找到一个机会,提到你将宫中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陛下的脸色才略微放松,并感叹如果朝中的文武官员都能像你这样为大秦效力就好了。”

“于是乎,我直接趁热打铁,提出让亥儿拜爷为师,学习爷的技艺,陛下立即同意了。”

“陛下离开后,我派人打听得知,陛下心情不好,肯定与扶苏、蒙恬和丽妃有关。”

胡妃低声细语道。

赵高听后,只是冷漠的勾了勾嘴角。

这倒是都在预料之中。

易小川刚被囚禁,立刻就有公子、将军和妃子为他求情,如此看来,易小川的影响力十分深远。

始皇帝反应过来后,对此不可能无动于衷,尤其之前扶苏和蒙恬在章台宫的密谋,一离开皇宫就告诉了易小川。

始皇帝早已对他们心生不满,这两件事加在一起,始皇帝不生气才怪。

“看来,爷已经知道这一切了。”

胡妃话音刚落,便慢慢起身,轻步走向赵高,眼神中流露出深邃的意味。

赵高的眼皮不受控制地跳了跳。

这疯女人肯定想在这里吃了自己!

虽然赵高已经明确下令,严禁任何人进入中院。

但如果有不长眼的人胆敢擅自闯入,赵高想象那个场面,实在感到荒唐无比。

于是乎,赵高立刻起身,迅速向大厅后的卧房走去。

胡妃看着赵高有些狼狈地逃离,忍不住笑出声,紧随其后。

……

卧房里。

门一关上,赵高立即伸手,狠狠地捏住胡妃白皙修长的脖颈,语气冷酷:“女人,你是在玩火!”

胡妃轻轻摇头,装作一无所知。

然而,她的眼神此刻异常明亮。

在某个瞬间,灵魂深处的震颤突然降临,使得这宽敞的卧室再次静谧无声。

叮咚!

恭喜宿主,您已彻底赢得胡姬的信任,好感度达到100。

赵高听到提示音,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好感度100代表完全的信任,这份信任永远不会改变。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胡妃将永远忠诚于他,哪怕他选择背叛始皇帝,胡妃也会毫不犹豫地为他提供武器。


他开口问道。

“爱卿,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应对?”

始皇帝语气平和,或许连他自己都未察觉,不知不觉中,他已不再单纯视赵高为无权参与朝政的内侍。

如今,陛下亲自召你商议国事,这分明是只有大秦重臣才能享有的殊荣。

赵高心中暗喜。

始皇帝亲自垂询于他,这无疑象征着巨大的突破。

这预示着,距离那关键的一步,已然不远了。

“启禀陛下,如今国库匮乏,而昔日六国贵族大多家财万贯。

臣以为,可罚没这些人七成财产,如此一来,国库得以充实。

这些人本以为难逃一死,如今却侥幸存活,虽然失去了大部分财产,只剩下三成,但他们心中必定对陛下充满感激之情。

与此同时,他们只会将那失去的八成财产的怨恨,转移到项梁和项羽的身上。

而项梁最终会发现,他所策划的谣言事件,不过是自食其果。

这样一箭四雕的计策,对我大秦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赵高略作思考,随后大声说道。

光亮起来。

始皇帝坐在那里,听着赵高的话,目光变得锐利。

当赵高说完后,始皇帝的脸上,除了些许惊讶,更多的是赞赏。

“很好,非常好,正如爱卿所言,这确实是一箭四雕,此计甚妙。”

始皇帝心情愉悦,毫不吝啬地赞叹道。

随后,心情愉悦的始皇帝与赵高在后花园又稍作交谈,方才离开此地。

离开后花园后,赵高直接返回了自己的府邸。

眼下谣言风波已然平息,也该好好筹备一番,开始着手西行计划了。

与此同时,皇宫之中。

晌午刚过,始皇帝的旨意便传达到了政务厅。

政务厅,又名政务寺。

政事堂由右相冯去疾与左相李斯共同统领百官,执掌国政大权。

毫不夸张地说,政务厅正是大秦的最高权力中枢。

能够进入政务厅的,几乎都是各部要员。

大朝会散后,众大臣陆续来到政务厅,默契地保持着沉默,各自坐在固定的位置上,处理手头的政务。

整个政务厅的气氛异常沉寂。

与以往那种稍显“热闹”

的场景相比,此刻的政务厅中,众臣都深知始皇帝的性情。

当始皇帝震怒之时,连公子扶苏都不得不闭门思过长达一月之久,更不用说那些四处散布谣言的人了。

他们面临的,唯有死亡。

即便是聚贤堂中幸存之人,也难逃牵连。

赵高早已洞察,坑杀三百余人,实则是项梁的诡计,对大秦有百害而无一利。

大秦的智囊们又怎会看不出这一点呢?然而,始皇帝正处于盛怒之中,谁又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去劝阻他呢?倘若能够成功劝阻,或许还能免于责难,但一旦触怒始皇帝,贬职是必然的,甚至可能被直接革职。

看看那王猛,身为中尉,只因未能擒获项梁和项羽,职位已然岌岌可危。

此次谣言风波,犹如一个巨大的漩涡,任何卷入其中的人,都将难逃厄运。

他们饱经风霜,方才登上今日的高位,走进政务厅处理朝政,其中的辛酸与艰难,唯有他们自己最为明白。

他们绝不愿因此失去在这大秦最高权力机构中的位置。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无疑是对众臣最真实的写照。

此时此刻,眼见魏旗缓缓步入政务厅,众臣心中早已洞若观火。


其原因在于他饲养的马匹为大秦提供了大量军马,对秦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贡献卓著,因此得到了秦始皇的格外青睐。

陇西一直是老氏族的根据地,而乌氏一族虽非老氏族,但由于始皇帝的恩宠以及乌氏倮卓越的才能,迅速获得了老氏族的认可。

与巴家的情况类似。

如今,带领乌氏一族走向繁荣的乌氏倮已经离世,现任乌氏一族家主是其长子乌氏霸。

作为顶尖的商业家族,在始皇帝的旨意下,两家都迁至咸阳城,竞争与摩擦自然在所难免。

尤其是在巴家试图涉足乌氏一族发迹的产业之后,矛盾更加激化。

而此前袭击巴家车队的,很可能就是乌氏一族所为。

毕竟,与人丁繁盛的乌氏家族相比,巴家这一脉除了家主外,仅有巴蓉和她的弟弟。

若巴蓉遭遇不测,对巴家而言,必将是沉重的打击。

赵高略作思索,平静地开口:“既然如此,姑娘还是不要在此逗留,去往下一个县城吧。”

他计划在大秦大力发展商业,而巴家,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

巴蓉曾对他有救命之恩,且对他好感度高达90。

他只需让巴家尝到甜头,看到其中的利益,那么,巴家那遍布大秦的销售网络,便会为他所用,这将省去他许多麻烦。

巴蓉,绝不能出事。

听到赵高的话,巴蓉的细眉轻轻一扬。

能够带领巴家商队,与北方的匈奴以及东湖进行贸易,巴蓉显然并非等闲之辈。

心思细腻的巴蓉,几乎瞬间就察觉到,赵高所言似乎暗藏玄机。

难道说,这次商队遭遇袭击,与乌氏一族有所牵连?一旦这个想法浮现,便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以乌氏家族的行事风格,确实极有可能做出此类事情。

再考虑到前方那座县城的县令,正是与乌氏一族交好的孟族人,巴蓉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看来,又要劳烦恩公了。”

巴蓉瞥了一眼县城的方向,随后转身向赵高再次行礼。

她明白,倘若袭击当真与乌氏一族有关,对方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甚至,对方极有可能在前往下一个县城的途中再次发难,而以商队当前的实力,恐怕难以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而她眼前的这位恩人,正是她平安到达下一座县城的保障。

只要抵达那座县城,凭借县令与巴家的深厚交情,她只需稍作整顿,调派一些人手前来,便有信心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说说的。

巴家之所以能成为大秦首屈一指的富豪家族,绝非偶然。

“出发吧。”

赵高挥了挥手,随即策马前行。

巴蓉得到赵高的首肯后,面露喜色,望着那个骑在马背上的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了一种异样的情感。

县城城墙上。

当看到巴家商队并未进入县城,而是继续朝前行进时,无论是县令还是那位华服青年,脸色都变得愈发阴沉。

“一群饭桶,六个训练有素的死士,外加数百山贼,居然都没能拦住巴家商队。”

身着华丽衣袍的青年满脸怒容,愤愤地咒骂着。

“公子,此刻再说这些也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我等需尽快想出对策,将那巴家商队彻底铲除,劫走巴蓉。

否则,三公子怪罪下来,我等绝难担待。”

孟南紧锁眉头,沉声说道。

孟公子,乃是孟氏一族的三公子。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