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大唐书屋 > 女频言情 > 妄折春枝 番外

妄折春枝 番外

蝉不知雪 著

女频言情连载

上京有则流传了数十载的美谈。当年,永宁侯府老太爷裴余时未及弱冠,便承袭永宁侯之位,尚清玉公主。婚后,夫妻情深,妇唱夫随。哪怕清玉公主身体孱弱且无缘子嗣、膝下空悬,老太爷仍不曾纳妾。直至其母临终所求,方不得不过继如今的永宁侯为嗣子,绵延侯府香火。而他自己则搬至清玉公主府,继续琴瑟调和。彼时,清玉公主已然是显赫尊荣的大长公主。裴余时既是大长公主的驸马,也是永宁侯府真正的老太爷。待清玉大长公主薨逝后,老太爷便离府久居佛宁寺,不问世事,为清玉大长公主清修祈福。永宁侯府也随之渐渐的成了他人的囊中之物。老太爷富贵无忧一生,纵是看淡了侯府库房里的黄白之物,不在意区区侯府家底,但断不会轻忽清玉大长公主旧年留下的物件儿。更遑论是这处清玉大长公主亲手布...

主角:裴桑枝裴临允   更新:2025-04-26 15:4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裴桑枝裴临允的女频言情小说《妄折春枝 番外》,由网络作家“蝉不知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上京有则流传了数十载的美谈。当年,永宁侯府老太爷裴余时未及弱冠,便承袭永宁侯之位,尚清玉公主。婚后,夫妻情深,妇唱夫随。哪怕清玉公主身体孱弱且无缘子嗣、膝下空悬,老太爷仍不曾纳妾。直至其母临终所求,方不得不过继如今的永宁侯为嗣子,绵延侯府香火。而他自己则搬至清玉公主府,继续琴瑟调和。彼时,清玉公主已然是显赫尊荣的大长公主。裴余时既是大长公主的驸马,也是永宁侯府真正的老太爷。待清玉大长公主薨逝后,老太爷便离府久居佛宁寺,不问世事,为清玉大长公主清修祈福。永宁侯府也随之渐渐的成了他人的囊中之物。老太爷富贵无忧一生,纵是看淡了侯府库房里的黄白之物,不在意区区侯府家底,但断不会轻忽清玉大长公主旧年留下的物件儿。更遑论是这处清玉大长公主亲手布...

《妄折春枝 番外》精彩片段

上京有则流传了数十载的美谈。
当年,永宁侯府老太爷裴余时未及弱冠,便承袭永宁侯之位,尚清玉公主。
婚后,夫妻情深,妇唱夫随。
哪怕清玉公主身体孱弱且无缘子嗣、膝下空悬,老太爷仍不曾纳妾。
直至其母临终所求,方不得不过继如今的永宁侯为嗣子,绵延侯府香火。
而他自己则搬至清玉公主府,继续琴瑟调和。
彼时,清玉公主已然是显赫尊荣的大长公主。
裴余时既是大长公主的驸马,也是永宁侯府真正的老太爷。
待清玉大长公主薨逝后,老太爷便离府久居佛宁寺,不问世事,为清玉大长公主清修祈福。
永宁侯府也随之渐渐的成了他人的囊中之物。
老太爷富贵无忧一生,纵是看淡了侯府库房里的黄白之物,不在意区区侯府家底,但断不会轻忽清玉大长公主旧年留下的物件儿。
更遑论是这处清玉大长公主亲手布置的酌寒院。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兴许,这也是老太爷和殿下的回忆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初来乍到,冷不丁的住进来,若是心安理得沾沾自喜,传进老太爷耳中,那才是要命的劫难。
别看老太爷活了一把年纪,但骨子里还是天真莽撞、嫉恶如仇的少年心性。
老太爷不念子孙福祚,不虑祖宗香火,单在意跟清玉大长公主活的随心所欲。
要她说,老太爷真真是她生平仅见的洪福齐天之人。
傻人有傻福,真就一辈子潇潇洒洒痛痛快快。
裴桑枝敛起心底突突往上冒的寒意,神情里晕染着恰到好处的忐忑,满是茧的手恍若无意识般摩挲着庄氏的手背,薄唇嗫嚅,似乎很是犹豫:“母亲容禀,戏文里说,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
“孝道大过天,我受些委屈不要紧,可若因我微末小事,反让御史台参父亲一本......”
自始至终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母亲,我没读过什么正经的圣贤书,不知自己说的对不对。”
“若有误,定是那戏文误人。”
庄氏完全没料到裴桑枝会说出一番这样的话,怔愣了须臾,眼眸深处快速闪过一丝心虚,硬着头皮道:“任由酌寒院萧索荒凉下去,才是对殿下和驸马爷的不孝、不敬。”
“有母亲这句话,女儿就踏实了。”裴桑枝从善如流。
永宁侯面露思忖之色,随后眼睛一亮,赞许道:“想不到,桑枝长在乡野,未尝习孔孟之道窥经筵典籍,单凭些供人取乐的戏文,便能有此认知。”
“看来,桑枝是未经打磨的金玉,而非朽木。”
哪怕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也勉强算伶俐。
若是精心教养,得开蒙请西席,读经史,琴棋照猫画虎,未必赶不上明珠。
不求脱胎换骨,但求她能面不露怯。
到那时,有他钻营取巧,将桑枝嫁入高门作妇,也并非不可能。
姻亲关系,本就是天然盟友。
就是那见不得人的过往,得好生遮掩、美化。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思及此,永宁侯清了清嗓子,继续道:“夫人,桑枝的思虑有可取之处。”
“虽说老太爷闲云野鹤,离群索居,但到底......”
到底还能喘气,他身为嗣子理当做做样子。
“那便将听梧院赐给桑枝吧,院中植银杏树,每逢秋日满地金箔,又凿墨池养锦鲤,比不得酌寒院奢华富丽,却也雅致文气,最适合桑枝陶冶性情。”
庄氏神情僵了僵,恨恨的咬了咬银牙。
伺候了几天伶人,听了几场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随随便便挂在嘴边,也不嫌丢人!
好的没学会,倒是学会了胡乱攀扯。
次次的反应,皆在她意料之外。
难不成,这就是平民百姓和高门大户之间的沟壑?
“侯爷思虑周全,都依侯爷的。”庄氏笑的牵强。
“侯爷,妾身这就去安排下人打扫听梧院,顺带检查检查可有什么缺的,以便及早补上。”
永宁侯浑不在意的摆摆手,示意庄氏先行离开。
这下,庄氏脸上的笑容更僵硬了。
庄氏一走,永宁侯就迫不及待的露出了如意算盘。
父女对面而坐,永宁侯捋着胡须,笑意盈盈:“桑枝,你可知今日替你仗义执言的人是何身份?”
“我听见母亲唤他荣国公。”裴桑枝轻声道。
旋即,顿了顿,狐疑询问“那是仗义执言吗?”
怎么?
这已经动了顺竿子往上攀附的心思了吗?
永宁侯笑意更甚,浅啜了口茶水:“桑枝,你回京的时日尚短,不甚了解京中权贵。”
“荣国公极得陛下宠溺,就连皇子公主们也略有逊色,不论行至何处,皆被人捧着敬着。”
“其名,荣妄,乃陛下所取。”
“且,荣国公府人丁单薄,没什么阴私毒辣,因而荣国公是上京贵女们可遇不可求的佳婿人选。”
“今日,在祠堂外,荣国公的话虽说的难听,但对你的回护之意也做不得假。”
“女子嫁人如豪赌,你境遇特殊,婚事怕是会多有波折,依为父之意,不妨借此机会,多去感谢感谢荣国公,一来二去,自然就相熟了。”
裴桑枝垂首,眼角微微抽搐。
可遇不可求的佳婿?
这才是在欺她孤陋寡闻。
两世了,荣妄上京鬼见愁的名头响亮的吓人。
不是在兴风作浪,就是在煽风点火。
性情乖张也就罢了,偏生嘴巴也像是淬了毒。
不是没有女子沉沦于荣妄的容貌和家世,但无一例外,各个出师未捷折戟沉沙。
“父亲。”裴桑枝抬起头,指了指自己清汤寡水,瘦的脱相的脸,一本正经道:“就我这副长相,但凡荣国公府没有家道中落,也不至于退而求其次的挑中我吧。”
“戏文里常说,门当户对,方举案齐眉。”
“荣国公与我站在一处,好比山巅艳阳和田间烂泥。说句难听的,我给荣国公提鞋都不配。”
“非女儿妄自菲薄,而是清楚自己几斤几两。”
永宁侯笑不出来了。
说山巅艳阳和田间烂泥可能有些夸张,但以娇花和杂草作比,却是恰如其分。
“万一......”
万一荣妄眼瞎呢。
好不容易有个攀附高枝的机会摆在他面前,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机会从指缝间溜走。
再说了,桑枝只是吃不饱,没长开,又不是底子差。
“还是试试吧。”永宁侯恹恹道。
“为父亏欠你良多,便想补偿给你最好的。”
“然,对女子而言,什么金银外物,皆不及觅得白首偕老的如意郎君。”
裴桑枝:说的可真冠冕堂皇呢。

永宁侯府。
永宁侯瞠目结舌的看着庭院里的鎏金鸟笼,久久没有回神。
他的长子是孬种?
荣妄又发哪门子疯!
这是要毁了他的谨澄吗!
永宁侯恨的咬牙切齿,鬓角青筋突起,偏生又不能当着无涯的面发作。
好声好气的送走无涯后,一脚狠狠的踹向了鎏金鸟笼。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裴谨澄不敢隐瞒,一字不差的复述着荣妄的话。
永宁侯气狠了,胸膛剧烈起伏:“欺人太甚!”
“简直欺人太甚!”
话音落下,气势汹汹转身回到沧海院,毫无征兆,一巴掌扇向了拧着湿帕子的裴明珠。
裴明珠怔愣,眼泪夺眶而出。
庄氏傻眼了,一边将裴明珠护在怀里,一边尖叫着出声:“侯爷这是做什么?”
“闭嘴!”永宁侯怒不可遏:“你问问她做了什么!”
裴明珠被吓得打了个哆嗦,眼泪悬在眼眶,不敢坠下,更别提开口说话了。
裴谨澄抿了抿唇,示意仆婢们退下,又请太医暂去厢房后,才压着声音删删减减的道出。
庄氏心颤了颤,下意识将裴明珠护的更严实,想法子劝解道:“侯爷,贱民犯上,允哥儿和明珠以尊压卑,说破天荒,也是少年冲动,一时激愤,委实没必要大动干戈。”
“蠢妇!”永宁侯脱口而出。
“大乾律都修改了几十年,早就禁了勋贵官宦对平民百姓动用私刑了,你提的是哪门子老黄历!”
“那说书先生的孙女儿是签了死契的奴婢吗?”
“临允也好,明珠也罢,都是你纵出来的。”
“还有,不是我要大动干戈,你以为荣妄只是闲来无事随口说说吗?”
永宁侯气的气血上涌,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父亲。”澄澈又怯弱的声音响起。
屋子里的几人抬头,循声望去,是瘦巴巴的裴桑枝。
说实话,裴桑枝也有些意外。
这把火,比她想象中的旺多了。
想到她过来时看到的鎏金鸟笼,若有所思。
永宁侯抑制不住满腔怒火,没好气道:“你怎么过来了?”
裴桑枝眨巴着清亮的眼睛,无辜极了:“父亲息怒。女儿忧心三哥的身体,夜不能寐,又闻此处吵闹声起,实在心焦,便鼓起勇气前来。”
“三哥到底如何了?”
三更半夜,闹的鸡飞狗跳。
天边都快现鱼肚白了,裴临允的高热还没退。
当初,她为了在月静庵活下去,学的东西很杂很浅。
既无法妙手回春救人,也做不出见血封喉的毒药,但能就地取材,用最朴素的方法剜肉医疮或雪上加霜。
永宁侯深深阖目,连续深呼吸,待得眼睑微颤着掀起时,绷紧的神情已一寸寸松缓下来。
“发了高热,烧得跟块火炭似的。”
“你大哥连夜请来的太医施针灌药,但也只能暂时降温,片刻后,高热又会卷土重来。”
“父亲,三哥吉人自有天相。”裴桑枝红了眼眶,哽咽着说道。
“不知我能为三哥做些什么?”
“只要能让三哥逢凶化吉,哪怕是效仿先人割肉放血做药引,女儿也绝不推脱。”
永宁侯缓了缓神色,欲言又止:“若是能请的动徐院判......”
“徐院判很难请吗?”裴桑枝故作无知,小声问着。
永宁侯颔首:“难于登天。无陛下口谕或荣国公相请,等闲根本见不到徐院判。”
裴桑枝一派天真:“父亲这般厉害,也请不来吗?”
看来,庭院里的鎏金鸟笼跟荣国公脱不了干系。
难不成,是想把侯府的某一位当作金丝雀养着?
永宁侯脸一黑,情绪复杂的紧,一时间不知道是该欣慰,还是该怒斥。
“为父与徐院判素无交集。”
裴桑枝遗憾地蹙蹙眉,绞紧帕子:“这可如何是好呢。”
“父亲,您得想想法子,无论如何,都得救救三哥。”
“您去拜访过荣国公了吗?”
“女儿与荣国公一面之缘,瞧着国公爷虽说一不二,实则却是面冷心热的,父亲不如顺着国公爷的喜好,拜托国公爷请徐院判。”
永宁侯心头好不容易压下的怒火再一次翻腾起来,转头怒瞪了裴明珠一眼。
顺着荣妄的喜好?
把她金尊玉贵养大的女儿装进鎏金鸟笼里,供荣妄消气、取乐吗?
明珠不是八哥鸟,更不是黄鹂鸟!
他真要是这么做了,怕是会被清流、言官戳着脊梁骨骂,这辈子别想再挺起腰杆做人了。
谄媚逢迎,也是要讲尺度的。
永宁侯本想着死马当活马医,让裴桑枝去求求荣妄。
但,思来想去,惹怒了荣妄,更得不偿失。
投荣妄所好,不如投徐太医所好。
“明珠,你随为父来。”
裴明珠不知永宁侯的想法,瞪大双眼,紧紧攥着庄氏的衣袖,疯狂摇头。
庄氏又气又急:“侯爷,明珠的闺誉和清白不容有瑕,否则,过不了尚书府那一关啊。”
借了清玉大长公主的遗泽,明珠才攀上这门亲。
如今,真假千金一事闹的沸沸扬扬,尚书府已颇有微辞,若是明珠再像勾栏女子一般......
裴桑枝适时道:“母亲,求徐院判救三哥会影响明珠妹妹的清誉吗?”
“难道世人不应该赞一声兄妹情深,明珠妹妹大义吗?”
庄氏气不打一处来:“你还有脸说!”
“要不是你,允哥儿怎么会受家法,若不受家法,怎么会高烧不退。”
裴桑枝颤抖着后退两步:“按母亲的说法,真正的罪魁祸首该是成大公子。”
永宁侯脑瓜子嗡嗡作响。
怎么又掐起来了!
庄氏是丝毫不把他的叮嘱放在心上!
永宁侯烦躁不已,一把抓过躲在庄氏身后的裴明珠,不由分说朝外走去。
庄氏推了把裴谨澄,催促道“还愣着做甚!”
“明珠没脸,你脸上也无光,莫要让你父亲犯蠢。”
随后,跺了跺脚,着急忙慌的追去。
房间里,只余裴桑枝一人。
裴桑枝缓步行至床榻旁,垂眸看着抽搐呓语的裴临允。
可真丑陋!
上辈子,她很恐惧很恐惧过裴临允。
在她眼里,暴怒的裴临允仿佛是一头染了疯病的牛,总有使不完的力气摔打她。
她打不过,甚至跑不了。
裴桑枝轻笑,说出口的话却是那般的悲戚:“三哥,你快点好起来,好不好。”
“我在乡下听过削肉放血作药引子的偏方,据说可去百病。”
“而沸水煮柳树皮,可镇痛去热。”
“我也不知真假,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万一,心诚则灵呢。”
杀人怎么够。
得杀人诛心!
而演戏是演给活人看的!

大乾,元和二十七年。
隆冬。
月静庵。
裴桑枝身着打满补丁的单薄青色僧袍,神情麻木的跪在佛像诵经。
“吱呀”一声,年久失修的木门被从外推开。
霎时间,寒风裹挟着雪粒子,盘旋着,吹进凄清冰冷庵堂中。
随之响起的是一道讥诮、艳羡夹杂的声音。
“静凡师妹还真是好福气。”
“明明就是搅的侯府鸡犬不宁的灾星,偏偏侯府上下心善惦记着你。”
裴桑枝微微怔愣,迟滞的转动眼珠,须臾又归于一片死寂,古井无波道“静慧师姐。”
好福气?
这短短十余载,她的命途际遇何曾与好福气一词沾边。
她做了十四年被调包,养在乡野日日挨打受骂的可怜虫。
四年前,阴差阳错真相大白,永宁侯府迫于形势不得不认回的她。
她成了永宁侯府的真千金。
她的亲生爹娘,口口声声说亏欠她良多,心有愧疚,会竭尽全力弥补她。
她没有感受过爱,渴望被爱,她欢喜的信了,也不留余地的将一颗真心捧了出去。
实际上呢?
爹娘和兄长们一面嫌弃她满是薄茧的手和上不得台面的过往,又耳提面命她时时隐忍,处处谦让,不准让裴明珠受委屈,不准伤了裴明珠敏感的自尊。
为了虚无缥缈的父母之爱,兄妹之谊,为着他们指缝里流露出的一点点温情,她如跳梁小丑般折磨着自己,逆来顺受,伏低做小的讨好所有人。
那些痛苦,不是一场骤然而至的大雨,而是漫长的潮湿,无声无息的侵蚀着她的血肉、骨骼。
直到裴明珠出城踏青游玩被劫,一夜未归。
为保裴明珠清誉无损,侯府先是对外宣称被劫走的是她,又以所谓的大局、家族名声为由,不顾她的泣血哀求,强逼她写下自白血书,断发入庵堂修行,青灯古佛以自赎其罪。
所谓的侯府上下的惦记,更像是隔三岔五提醒静慧莫忘折磨她。
她不懂,血亲为何似豺狼。
她不懂,她为何罪至于此。
耳畔的声音依旧喋喋不休。
“明珠小姐与成探花大婚在即,你就折骨为笔,刺血为墨,抄经祈福吧。”
“顺便沾沾喜气,除除你身上的晦气,再赎赎罪。”
“若不是你当初不检点坏了侯府清名,明珠小姐和探花郎何至于耽搁至此。”
下一瞬,裴桑枝只觉眼前寒光一闪,锋利的匕首深深的划破她的手臂,鲜血汩汩流淌。
“以防你贪生怕死应付糊弄,影响了侯府的大喜事......”
裴桑枝觑了眼涌血的手臂,面目表情打断了静慧的振振有词:“师姐莫不是忘了我的右手早已经废了。“
声音沙哑又阴森,配着面上狰狞的疤痕,恍若地府里索命的恶鬼。
是她替裴明珠担了骂名。
裴明珠踩着她的斑斑血泪嫁给了才名远扬的尚书公子。
静慧冷不丁打了个哆嗦,似有一股股寒意往骨头缝儿里钻,匕首脱手掉落在地,旋即忙不迭的将装满经书的背篓推至裴桑枝跟前,心底暗道一声,这静凡师妹真真是越来越邪性了。
面上却硬着头皮,一脚狠狠的碾过裴桑枝的手,虚张声势说着:“呸,你不抄也得抄!”
“一日抄不完,一日不准用饭食。”
“能替明珠小姐以血抄经,是你的福气!”
裴桑枝置若罔闻,只是直勾勾看着浸湿衣袖,滴答滴答落在经书上的鲜血。
良久,又抬眸瞧了瞧庵堂里供奉着的三世佛像。
佛像似无悲无喜,又似是满眼嘲弄,
三年诵经解不了她心头疑惑,殿前佛像也渡不了她过苦海。
既然,神佛不曾低眉悲悯于她。
既然,她伤痕累累又时日无多。
那她总要在死之前,拉她的故人一起下地狱,届时再继续论是非对错,讨公道正义。
一家人,整整齐齐、团团圆圆的才好。
“静慧师姐。”
蓦地,裴桑枝捡起地上的匕首,猛地扑过去,分毫不差的扎在静慧的心口。
滚烫的鲜血喷洒四溅。”静慧师姐,永宁侯府到底许了你什么好处,竟能让你一个出家人尽学这些酷吏的手段让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她满背触目惊心的鞭痕。
她被炭火烧的焦黑残缺的右手。
她血管里的一根根细如牛毛的银针。
太多太多了。
记不清了。
“不重要了。”
匕首越扎越深,裴桑枝冷眼看着静慧如同条死鱼般,眼睛瞪得突起,绝望的咽气。
随后,裴桑枝捻起香灰,撒在手臂的伤口上,试图止血。
然,无济于事。
裴桑枝瞳孔不由得微微一缩,定睛看向静慧胸前的匕首,自嘲一笑。
永宁侯府这是打定主意在裴明珠大婚前彻底除掉她这颗不起眼的砂砾,这株卑贱的杂草了。
可,即便今日难逃一死,她也不要悄无声息的死在这座破败荒凉的尼姑庵。
她偏要以卵击石。
哪怕动摇不了侯府的根基,也要在侯府苦心经营的名声上添上一抹阴霾。
裴桑枝扒下静慧身上厚实的棉衣裹在身上,奔向了满天风雪里。
伤口的血越流越快,晕眩感愈发强烈。
裴桑枝咬了咬舌尖,踉跄着跌跌撞撞朝山下跑去。
在满山的碎琼乱玉中,招摇的八人抬沉香步辇,赫赫然映入裴桑枝的眼帘。
与此同时,状若罗刹恶鬼的裴桑枝亦惊扰到了对方。
“国公爷,是个负伤的老姑子。”
沉香步辇上,男子容貌绮丽朗艳独绝,雪白的狐裘下是一袭绣着金丝云纹的朱红锦袍,腰间碎玉叮当作响,显得轻佻又慵懒,但依旧贵气逼人。
男子挑眉,丹凤眼染着雪光,睥睨扫了过来,眼角眉梢尽是风流韵味,妖冶的像是山野夺人心魄的精怪。
“坏了小爷绘雪中红梅的兴致。”
骨节分明的手指轻叩腰间玉带,白色狐裘随之滑落肩头,男子矫揉造作的叹息一声:“罢了,谁说这鲜血算不得最艳的红呢。”
“无涯,拿些伤药给老师太,继续上山。”
裴桑枝心念转动。
没想到,她竟能在这荒山野岭偶遇名扬上京的荣国公荣妄。
是一掷千金的纨绔,更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天皇贵胄,当今陛下乃荣妄的表叔父。
电光石火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直截了当:“荣国公,贫尼出家前是永宁侯府的四小姐。”
“名唤裴桑枝。”
登时,荣妄直起了身子,难掩惊诧“是永宁侯府的可怜虫?”
二八年华,却形同老妪。
看来,永宁侯府才是真真儿吃人不吐骨头的虎狼窝。
裴桑枝重重颔首,跪伏在地“贫尼病入膏肓,自知命不久矣,唯有一愿,想再见父兄一面。”
“求国公爷送贫尼一程,来生结草衔环相报。”
“说实话!”荣妄敛起诧异,唯恐天下不乱“既识得小爷,就该知悉小爷没什么助人为乐的美德,反倒更喜欢做些损人不利己的趣事儿。”
裴桑枝清楚的感受着生命的流逝,豁出去道:“一头撞死在侯府门前的石狮子上,给侯府的嫁女之喜添妆。”
荣妄的兴致愈发高涨,觑了眼佩刀的无涯一眼。
无涯心领神会,上前两步探了探裴桑枝的脉,凝眉“体内混乱不堪,能撑到今日已是奇迹。”
“在哪儿撞不是撞,不妨听小爷一句劝,直接撞死在登闻鼓前。”
“不管你有天大的委屈,三司会审皆会查的水落石出,还你公道。”
“这事,我荣家有经验。”
荣妄的脸上,半是跃跃欲试,半是与有荣焉。
“你,可敢?”
“敢!”
荣妄轻拍手掌“甚好。”
“无涯,送裴四姑娘一趟。“
......
登闻鼓响,裴桑枝在皑皑风雪里咽了气。
下辈子,她定要做满山亭亭亘青、枝繁叶茂的树。
永宁侯府满墙的红绸,轰然坠地,泥雪飞溅。

“枝枝,来尝尝母亲做的糕点。”庄氏迎出门来,得体的朝着裴桑枝招手。
裴桑枝见礼:“见过母亲。”
语气和态度,与庄氏别无二致。
她是要演戏,但着实没必要委屈自己热脸贴冷屁股。
旋即,又对着裴明珠颔首“明珠妹妹。”
裴明珠脸上的笑意见风即散,不知怎的,她竟诡异的觉得瘦瘦弱弱的裴桑枝在这一刻孤傲得犹如雪岭山巅生出的一株红梅。
面上是软的,骨子里是凌霜决绝的。
呵,真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啊。
不,确切的说是狗仗人势。
白日里分明还如蛞蝓般蜷缩着,伸出黏腻触须可怜又卑微的对着她与三哥哀声讨饶,祈求她和三哥高抬贵手。
此刻也敢将脊梁笔挺如松,眸光沉静如渊。
裴明珠不肯示弱,笑靥如花,仪态无可挑剔的回礼,似是在无声的炫耀这些年富贵荣华滋养出的优越,逼的裴桑枝自惭形秽。
裴桑枝失笑。
有些东西用的久了就觉得理所当然是自己的了。
鸠占鹊巢久了,就真觉得自己是侯府的千金了。
“父亲、母亲,明珠妹妹举手投足间的仪态比我在画儿上看到的还要美。”
裴桑枝说的真诚,声音里的羡慕几乎要溢出来。
“母亲不是要为女儿延请西席和闺训嬷嬷吗,与其请不相熟的,不如重聘昔年教导明珠妹妹的夫子。”
“最起码知根知底,教出来的成效也甚是喜人。”
“女儿知自己不如明珠妹妹聪慧,但,定会勤勉努力,尽己所能不让您失望。”
炫耀?
那她夺过来就是。
似这般不入流的小仇,当下就报了。
前世,裴明珠三天两头就要显摆她那来头不小的的女夫子和教养嬷嬷。
余光瞥到永宁侯眉眼间流露出犹豫,轻声补充:“女儿实在是太想向明珠妹妹学,给侯府增光添彩了。”
至于嘴唇抿成一条线的庄氏,裴桑枝直接略过。
相较于利益至上事事权衡的永宁侯,打心眼里厌恶她的庄氏,才是真的毫无道理可讲。
说到底,眼下侯府真正的能做主的是永宁侯。
“枝枝有志气是好事......”永宁侯斟酌着开口。
眼看永宁侯态度松动,庄氏扯出假笑插话:“枝枝,你有所不知,明珠还在肚子里的时候,临终前的清玉大长公主亲自给她定下了教养嬷嬷,是当年凤阁舍人一手调教出的徒儿,尚仪局一把手,掌礼仪起居。”
“若不是清玉大长公主与荣后关系莫逆,侯府可是求不来这样的殊荣的。”
“而今,虽说李尚仪已然承帝后恩典,出宫荣养,但也不是随随便便能请的动的。”
“枝枝,你万不能恃宠而骄,为难你的父亲。”
“上京城中有资格给你做闺训的嬷嬷不计其数,何必兴师动众,让你父亲去低三下四的陪笑脸求人呢。”
裴桑枝微微颦眉,亮的瘆人的眸色流转,直截了当问道:“祖母居然平易近人的召见过明珠妹妹的生母吗?”
说着说着,轻叹一口气,继续道:“养母并未对女儿提过这桩往事,若是如此,的确是女儿想当然了。”
裴明珠娇俏的小脸唰的一下白了,羞愤欲死。
一字未提她低贱,却字字在含沙射影。
庄氏也沉了脸色。
庄氏和裴明珠心里不约而同的冒出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无力感。
裴桑枝视而不见,转而乖巧温顺的望向永宁侯,指尖轻轻绞着帕子,活脱脱一副可怜惹人爱的模样,软声道:“父亲,这样会让您为难吗?”
“女儿只是想着,倘若教养嬷嬷的名声响亮些,来日议亲之时,也能添些筹码,总归是多份体面。”
议亲二字一出,永宁侯的神经猛跳了两下。
仔细想想,他的女儿也不是真的一无是处。
最起码,这双眼睛别样的好看。
罢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再者说,永宁侯府在上京城到底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永宁侯掩去眼底思绪,笑道:“不算为难。”
“只要桑枝肯上进,为父就是把这张老脸豁出去一次也无妨。”
裴桑枝眉眼弯弯,笑的灿烂。
“女儿谢过父亲成全,也谢过母亲费心提点。”
庄氏:真是怎么看都觉得如鲠在喉。
尤其再看到裴明珠那张惨白的没有一丝血色的脸时,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按耐住怒火,岔开话题:“什么养父养母,真假千金的事情,有碍侯府清名,日后便莫要提了。”
“进去用膳吧。”
裴桑枝心安理得。
反击而已,没什么好不安的。
堪堪落座,裴谨澄携着一身夜风的清冷进来。
解释道:“父亲、母亲,儿子听说云霄楼改良了鹌子羹和酒蒸石首的食谱,精妙无双,便想着买给明珠和枝枝尝尝鲜,这才耽误了些时辰。”
裴谨澄话说的滴水不漏,雕花食盒里飘出的鹌子羹和酒蒸石首的香气已漫过紫檀木桌。
“不碍事,澄哥儿疼妹妹是好事。”庄氏笑着接过了食盒。
裴明珠想笑笑不出,想哭不敢哭。
枝枝......
她从没有如此厌恶过一个名字。
裴桑枝:神清气爽。
先扯遮羞布,再掀桌子。
不着急,不着急。
膳桌上,瞧着喜笑颜开,实则各怀鬼胎,唯有裴桑枝像没事儿人一样,煞有其事的挑挑拣拣。
“父亲、母亲,女儿想去看看三哥。”
用完膳,全程如坐针毡的裴明珠迫不及待离开。
裴桑枝帕子掩唇,病恹恹的咳嗽两声,小声嗫嚅着:“三哥怕是暂时不想见我,劳烦明珠妹妹代我看看三哥可还好。”
好是好不了了。
至于受多少罪,就看裴临允的运气了。
真真是不喜欢这种不能彻底全盘掌握的不确定感。
裴明珠干巴巴的应下,落荒而逃。
永宁侯和稀泥道:“允哥儿是一时钻了牛角尖,兄妹没有隔夜仇。”
裴桑枝柔柔弱弱颔首:“父亲放心,我明白的,也不会跟三哥计较。”
永宁侯抬抬下巴,示意裴谨澄送裴桑枝回听梧院。
丫鬟提灯走在前,裴谨澄和裴桑枝并排走在一起,一路无语,只是沉默的看着洒在青石小径上的朦胧光晕。
直到听梧院近在眼前,裴谨澄思忖再三,终是开口:“枝枝,我听到了你索要闺训嬷嬷的那番话。”
“你......”
“你是不是恨明珠?”
裴桑枝神色不改:“大哥,我在父亲面前所言,句句属实。”
“如有虚言,终此一生都不得父母、兄弟之爱。”
“大哥这下可信了?”
“是大哥心里对我有成见,所以才会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将简简单单的一番话解读出千万种深意。”
“既然大哥早就有了认定的答案,又何必带着答案来羞辱我。”
“大哥,请回吧。”

折兰院。
永宁侯铁青着脸,定睛俯视着裴桑枝。
这个他从未正眼瞧过,从未放在心上的亲生女儿。
素净的衣裙穿在她的身上,活像是套着一副骨头架子,浑身不见肉,亦没有一丝高门贵女的气度,反而更像是荒野疾风下的杂草,任他从头看到脚,也难以违心的找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一无是处!
一次次端详,失望和嫌弃也愈发浓烈,紧皱着眉,移开视线。
“裴桑枝,是不是不忿临允责罚于你,才在一怒之下纵火烧祠堂?”
“否则,祠堂岂会无缘无故起火?”
“此事兹事体大,牵涉甚广,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当真是你做的,尽早坦白,为父才能替你斡旋,保你周全。”
裴桑枝瞪大眼睛,脸色一寸寸白了下来,不可置信的望向永宁侯,眼泪簌簌落下,哽咽着:“父亲,我......”
“不是我。”
“这是我心心念念的家啊,我怎么舍得。”
保她周全?
把她当替罪羊推出去还差不多。
思及此,裴桑枝顿了顿,惨白着脸,豁出去一般:“报官吧。”
“祠堂乃一府之重地,起火因由不明,意外也就罢了,若是人为,那就是要命的隐患。”
“民间有俗语,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为了侯府的安危,报官吧。”
报官二字一出,永宁侯险些一口气没上来,直接厥过去。
“胡闹!”
“你这个逆女,非要让侯府沦为上京的笑柄吗?”
裴桑枝眨眨眼,眼泪悬在长睫上,将落未落,疑惑不解溢于言表,真诚询问:“父亲,难道上京的贵人视报官为耻吗?“
“乡下不这样的。”
“报官是为了讨公道,是为了证清白,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永宁侯怄的慌。
朽木!
烂泥!
乡野间长大的农女竟不知家丑不可外扬的道理。
还有在人前那番不知所谓的自证恳求,简直就是拖人下水,越描越黑,以至于情况一团糟。
恰在这时,“啪嗒”声传来,廊外的那株老梅树被积雪压断了枝桠,永宁侯脑子里名为理智的弦也随之崩裂。
只见,他怒不可遏地瞪向庄氏,猛地抄起手边的茶盏,砸向地面,无能迁怒“夫人,桑枝认祖归宗已有月余,你身为人母,不为她延请夫子,不教她文墨诗词和规矩礼仪,是诚心想让侯府丢人现眼吗?”
“主母掌家理事,相夫教子,你做得好就继续做,做不好就主动让贤,省的让御史弹劾我为父不慈,治家不严!”
永宁侯的语气极重,庄氏身形一颤,眼角泛起薄红。
“父亲。”见永宁侯口不择言的责难,裴临允梗着脖子,大声叫嚣:“一人做事一人当,不关母亲的事。”
“实在要怪,就得怪裴桑枝不解释清楚,不顾全大局。”
“乡野长大的玩意儿,一股子穷酸愚蠢样儿。若是易地而处,明珠定能力挽狂澜掌控局面,做到尽善尽美。”
裴桑枝眼神无辜,泪水犹如断线的珠子,源源不断淌过面颊,委屈的质问:“三哥,是我不想在爹娘膝下千娇万宠长大吗?”
“是我不想掌家理事、琴棋书画、规矩礼仪无一不精吗?”
“还是说,在三哥眼里,我生来低贱,又自甘堕落,就喜欢被藤条抽打,就喜欢跟野狗抢食,就喜欢活在潲水烂泥般的深渊之中!”
声声质问,字字泣血。
大局?
顾全大局的前提是身处大局之中,既不把她当侯府的小姐,她自然也没有义务遮家丑。
言语间,不忘摆出一副被伤透了心,破罐子破摔的模样,扬起衣袖,露出纵横交错的伤疤,心灰意冷继续哽咽道:“过去十四载,我日日割草喂鸡、煮饭洗碗、洒扫劈柴,从早到晚,难有片刻空闲。”
“即便如此,养父母稍有不虞,还是会动辄对我拳打脚踢,罚我不准吃饭,我浑身上下遍布这样的疤痕。”
“三哥,我也想做个金尊玉贵的大家闺秀啊。”
“可,仅是狼狈的活着,就耗费了我所有的精力。”
上一世,认祖归宗后,她愚孝的信了裴明珠那句要为侯府的颜面和家宅安宁,报喜不报忧,将所有的辛酸苦楚尽数藏在心底。
而今,那些苦难便化作她披荆斩棘的利器吧。
裴临允本能地想要反驳,但话到嘴边,却感到难以启齿,气焰稍弱,答非所问:“你现在说这些要死不活的话,是想装可怜博取同情,还是想诛心让明珠内疚?”
“是想让爹娘和兄长们心疼心疼我。”裴桑枝垂下眉眼,楚楚可怜,满是真诚:“我从未想过拆散这个家。”
毕竟、仅是拆散,怎么够?
永宁侯的怒火一滞,神情陡然变得不自在。
掩面而泣的庄氏,双唇抿了又抿,而后倒打一耙地说:“枝枝,你简直是在剜母亲的心呐。”
“自打你认祖归宗起,我事事都思前想后谨慎考虑,生怕对你严厉会使你离心,与侯府疏远。”
“没曾想,到最后,我的慈爱竟成了对你的放纵不管。”
裴桑枝泪流满面,却紧闭双唇一声不吭,静静地站着,对庄氏的惺惺作态视而不见。
气氛凝滞又尴尬。
裴明珠见状,手指紧紧缠着帕子,小声道:“父亲,不怪母亲,也不怪三哥,更不怪枝姐姐。”
“是我。”
“这十四载,枝姐姐吃尽了苦头,我却享受着她的身份带来的锦衣玉食,我心实在难安。”
“或许,只要我离开,枝姐姐的心里就会好受些,侯府上下也能安宁和乐。”
裴明珠重重叩首,声音里透着无穷的哀婉凄绝,继续道:“父亲,求您把我送走吧。”
“别院也好,庄子也罢,女儿都心甘情愿,绝无怨言。”
裴桑枝闻言,眼尾微挑。
三言两语,以退为进,便将矛盾的性质归结为拈酸吃醋。
永宁侯府怎么舍得把精心培养的裴明珠送走呢。
但,裴明珠是不是小觑了裴临允那炮仗似的一点就着的性子。
或者,想法更阴暗些,裴明珠的用意,未尝不是以裴临允作刀,以解眼下燃眉之急。
果不其然。
裴临允到底还是年轻气盛,血气上涌,猛然转身,赤红着眼眶厉喝出声,语气已带上了刀刃般的锋芒:“要走也是裴桑枝走!”
攥紧的指节肉眼可见的泛起青白,喉结剧烈滚动间,字字都裹着怒火,“便是送到庄子上,也比她从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强过千百倍!”
“大不了,多安排些仆婢侍奉左右,也不算委屈辱没了她。”
裴桑枝的心平静无波。
重生伊始的那些难以言说的酸楚和不甘,已然烟消云散。
不得不说,裴临允这柄刀,当真好用的紧。
她一个孤苦无依,任人宰割又渴望亲缘的弱女子,怎么能做撕破脸这样的蛮横事呢?
她只能逆来顺受,做好案板上的鱼肉呢?
不过,她倒要让裴临允看看,人为刀俎,她为鱼肉,刀俎却杀不得她!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